昨晚跟好友聊了很多,幾乎是我說教式的滔滔不絕,特別感謝好友的寬容,可以讓我酣暢淋漓的闡明我的觀點。 其實,只是我個人希望達到一個目的,無論經歷什麼,是痛苦焦慮還是洋洋得意,是失意落魄還是蒸蒸日上,都需要給自己留一點自尊,也希望你也如此罷如果大多數人選擇躺平,選擇任人擺布,這樣的後果是什麼? 因為沒有發生,也難以預料,從歷史角度上,我們能夠找到一些影射。 各個朝代末期,面對外來侵略,除了那些選擇積極活動出賣主權的"叛徒"之外,更多普通人會選擇"躺平",因為自以為會躲避戰火殃及,但最終結局卻是"躺平"的人備受蹂躪和摧殘,並且會將這些苦難,沖向當權者。羅曼·羅蘭說過:「與善人行善會使其更善,與惡人行善會使其更惡」。。 這是我一直推崇的一句話,選擇躺平,無異於縱容惡人,將會使其更惡。 而大多數時候,我們卻會選擇這樣的方式,讓環境更加糟糕,使得"劣幣驅逐良幣"盛行,最終讓自己落魄不堪。
往往是在落魄不堪的時候,會選擇降低自尊,將尊嚴放到地上踩幾腳,以一種極其低賤的形態,贏得一線生的希望。 正如"軟骨症"會成為一種習慣,一旦得了這種病,基本上難以治癒。 一旦放下了自尊,就很難撿起來了,無論何時,都會如釘子一般,釘在大腦中。 保留自尊,在失意落魄的時候更重要。 面對生存的誘惑時,是否還能堅守自己的底線? 往往是一旦降低標準,就會瘋狂蔓延,快速打破所有防線,最終功虧一簣。這是一種底線思維,是無論何時,都應該保持的原則性問題。 正如為什麼中國地圖上要有九條線,為什麼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不僅僅是政治上的要求,更是國家的底線。在困難的時候,自尊也更容易鼓勵自己,激發自身的潛能。 因為一切回到我們自私和無私的初衷上,其實很簡單,就是堅持下去,並贏得最後的尊重。 即使最後無法如願,也要體面的退場。 如果連自尊都不要了,堅持也都放棄了,此時和彼時就沒有任何分別。 那初衷就是錯誤,無私的奉獻就是自我欺騙,就不值得浪費時間和精力朋友,不要頹廢,不要躺平,不要聽之任之,不要同流合汙,更不要踐踏自己的尊嚴。 希望你能認識到,最差的結局,就是有尊嚴的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