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意志品質薄弱,所以沒有勇氣,緊要關頭不能下決心,做一件事堅持不住,堅持不住還沒有耐心。有的人情感薄弱,所以情商比較低,經常得罪人,不考慮別人感受,說狠話辦狠事,精緻利己。還有的人認知比較弱,所以悟性比較低,經過別人的指點也抓不到核心,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比別人慢半拍。這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表現特徵,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這三個過程。在這三個過程的混合作用之下,就會形成一個人的心智模式。就是認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品質因素的相互推動,相互促進過程。這裡我大家提供三大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做,在半年之內你一定會有突破性的提升。不是讓你去一定要去讀書,"讀書破萬卷"是古人流傳下來的,那是因為古人只有書可以讀。而現在,我們可以閱讀的資訊增加了很多,除了傳統的文字,還有音訊、視頻等等。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去突破自己的認知,去接觸自己的未知,堅持獲取外界的資訊。(2)突破情感因素:用第二反應講話。
但是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天賦,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任由自己的"下意識"去表達情感。你可以在想說話之前,先停頓1-2秒,思考一下自己說的話是否合理,然後通過自己的"第二反應"去決定自己要不要說這句話,要怎麼去表述自己的意思。一般情況下,"下意識"是感性的表達,而"第二反應"則是理性思考的結果。很多人做事情喜歡半途而廢,要麼是遇到了困難,要麼是失去了興趣。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放棄過一些事情,之所以放棄,是因為它可以放棄。但是假如你在年輕的時候就放棄了工作,那你可能就瞬間會陷入財務困境。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到那麼一件事,做起來並沒有那麼簡單,也沒有那麼有趣,但你可以為之堅持下去。比如我喜歡寫日記,不論多忙多累,我總會堅持寫500字左右的內容。這就是一種習慣,當你可以找到一件自己可以長期堅持的事情,那你的意志力就會逐漸得到增強。也不要哀歎自己智商偏低,沒有天才稟賦,這些都不重要。在成長的路上,如果一直止步不前,那你不妨試試我給的三條建議,只要你做到了,那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