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九高一少"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體重、高血壓、高血液粘度、高年齡、高精神壓力、高煙癮和少運動的中老年人,是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高危因素,本病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患者。
人體在大約30歲以後,動脈開始有脂質沉積,到中年以後,就應當關注自己的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情況,每年定期到醫院檢查動脈血管。
對於腿梗,在家裡就可以進行自查,即"看一看,摸一摸,走一走"。就是摸一下足部的溫度,涼不涼,足背動脈存在不存在,減弱沒減弱,兩邊對比一下;就是以正常的步行速度走一段路,感覺一下小腿或者下肢有沒有酸痛等不適的感覺。如果出現了足部的顏色、溫度的變化,足背動脈也變弱或者消失,再有走路後下肢的酸痛不適等癥狀,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去醫院正規的周圍血管科就診。
一、別走鵝卵石路
因為腳梗患者的腿部血管有問題,腳部感知度低,對疼痛感的感知也不敏感,走鵝卵石路很有可能會引起感染,加重腿部壞死的程度。例如很多阿姨、媽媽們都很喜歡的廣場舞,還有爺叔們每天早晨都會進行的晨跑,這都不太適合作為腳梗患者的運動。對腳梗患者來說,比較適合較為緩和的運動,例如:慢走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腿梗",千萬不要用熱水泡腳,因為局部的加熱,可能導致肢體耗氧增加,反而加重病情。 正確的方法是,使用厚襪子包裹發涼的足部,儘快就醫確診。
1、飲食應該以清淡素食為主,減少鹽的攝入,少食油膩、糖、熱量很高的食品,平時多飲水。
3、控制血壓,高血壓對血管損傷很大,持續10年的高血壓會引起很多併發症。
4、堅持體育鍛煉,制定相應的步行計劃,即使工作忙也應該每周兩次的運動。
5、發現心腦血管疾病的同時應該檢查下肢血管情況,因為以上疾病大多是都是伴隨而來的。
6、細心照料自己的雙腳,注意保暖,避免外傷及感染。
mhetapeerb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