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說服自己的父母,不要糾結聘禮是多幾萬還是少幾萬,如果實在說服不了,就應該拿出自己的主見。
事實上,從姑娘的描述中,雖然男方的父母家裡窮,卻是一對通情達理的老人。如果姑娘最後能順利結婚,也要考慮脫離父母的控制,小家的事,自己商量決定,避免讓老人插手。还有一个意见是,亲家之间除了避不开的场合,尽量少来往,否则必生事端。我们是该好好孝顺父母,父母也不会存心害我们,可每个父母的水平是不同的。有的能很好地帮忙解决小俩口的矛盾,做到不偏不倚,而有的父母自身思想观念落伍狭隘,完全是来添乱的。
这个婚能不结就别结了,男方的父母是什么样的态度不重要,毕竟未来是你们两个人过日子,只要老公拎得清,搞得定自己父母,婆婆难缠一点,尽量避着就是了。
可最关键的是这个儿子完全是站在父母这一边的,甚至比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
聘礼的事让你觉得很不舒服,其实就是因为不被尊重带来的情绪。
经常会遇到很多待嫁姑娘,在彩礼上纠结郁闷,可是大多数都在纠结那个数字。当地行情是多少,对方给得少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对方答应自己的数字,否则嫁了就委屈了。
每次我都很无语,还没结婚就因为聘礼落下心结,这婚结得还有意思吗?彩禮是自古以來的一個習俗,而現在我認為更多則是一個陋習。之所以說它是陋習,不是說它不應該存在,而是很多人把它量化成一個僵硬的數字,當地標準是多少,誰誰誰家出了多少。我真心不覺得這個數位能代表什麼,每家的經濟實力不同,怎可用相同的數位來衡量?當然,彩禮也確實能看出很多事來,但你要明白的是你要嫁的人是怎麼樣的,對方的家庭處於什麼樣的水準。不好意思,在正常人看來,除了胡攪蠻纏,沒其他感覺。奉勸遇到這些姑娘的小夥子們,就算對方長得和天仙一樣,也請果斷放棄。娶妻娶德,永遠請記住這一點,別連累自己的父母跟著受委屈。還有的姑娘就如文中第二個姑娘的遭遇一樣,對方家境優越,卻不願意給彩禮。其實不給彩禮倒真的沒什麼,可是作為女方,你可以很大方地說現在已經是新時代了,養兒養女都一樣操勞,彩禮我們家不要了。遇到這樣的人家和男人,寧願單身也別嫁,因為他們絕對不會尊重你。所以,在彩禮這件事上,真正值得重視的不是那個數位,而是對方的態度。可是不到兩年就離了婚,如果聘禮的數位代表的就是誠意的話,對方是不是很有誠意?不,對方給的500萬聘禮,並不是有多重視她,而是為了表明對方的實力與面子,和重視毫無關係。所以她嫁過去才會受盡委屈,僅僅一年多,就跟逃難似地離了婚。而她第二次嫁的男人,別說500萬,就是20萬都拿不出來,兩個就是簡單地辦了幾桌酒席,可是婚後,相親相愛,過得很幸福。應該,但重視的不是數位,而是通過彩禮看清對方的為人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