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過去了,還有多少人記得,2011年4月19日,在那個草木勃發、萬物生長的美好春天,在與癌症頑強抗爭一年零三個月後告別人世的於娟。
2010年1月2日,復旦大學青年教授於娟被確診患上乳腺癌。 那個時候,身為海歸學者的她才回國工作四個多月,一歲多的兒子小土豆剛學會叫媽媽...... 於娟非常沮喪,把自己所有的衣服、書籍都整理打包捐掉了。雙效犀利士 雙效犀利士藥局 雙效犀利士香港 雙效犀利士副作用 雙效犀利士真偽
為了治病,家裡賣掉了僅有的60平方米房子和父母在山東老家的房子,婆婆、大姑、爸媽、丈夫,全家人一起租房子過活。 親人的不離不棄,又讓於娟燃起了對生命的渴望,開始積極配合治療,她用博客記錄下生命的痕跡,告訴活著的人們:好好活著,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從茫然、委屈、悲憤到逐漸領悟、反思、感恩。 於娟都用博客的形式記錄了下來。 患病後的心路歷程原本只為和朋友分享,卻成了公眾關注的焦點。 這讓於娟意外,也讓她想到通過網路平臺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讓更多的人瞭解癌症,體悟人生的真諦。
於娟給自己的博客取名為「活著就是王道」。
為什麼是我? 沒有遺傳、體質健康的於娟一度陷入反思。 她生前接受採訪時說:「現代女性要權衡婚姻、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非常不易,但什麼東西都不能用健康做交換。 我以前很好強,很多時候就算力不從心也會不甘心放棄,用超出自己承受範圍的成本來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現在才明白心態的重要......"
在隨後的治療中,於娟對健康的理解越來越深刻。 她的一篇博文,如今已成網络經典語:"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我才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
2011年4月14日,於娟把17歲時的兩篇日記貼在博客上,這是她生命中的最後一篇博文。 三天后,她的病情急轉。 19日淩晨3時,於娟在中山醫院停止了呼吸...... 19日上午9時,家人在她的博客上寫道:"再遠的飛行也要著陸,再長的旅行總會回家...... 於娟,走好! ”
為啥是我得癌症?
病房裡無論再熱鬧開心的場面,此言一出,氣氛會在一秒鐘內變得死寂凝重。 一秒後,便有阿姨抽抽搭搭地暗自涕淚,有阿姨哭天喊痛,罵老天瞎眼,有阿姨捶著胸指著天花板信誓旦旦,平素沒有做過虧心事,為啥有如此報應。 有幾個病人算幾個病人,沒有一個能面對這個直戳心窩子的話題。
除了我。
我從來不去想這個問題,既然病患已然在身,惡毒詛咒也好,悔過自新也好,都不可能改變我得了癌症的事實,更不可能瞬間把我的乳腺癌像轉匯外幣一樣轉到其他地方去。 無能為力而又讓我倍感傷懷的事情,我索性不去想。
時隔一年,幾經生死,我可以坐在桌邊打字,我覺得是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了,客觀科學,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去分析總結一下,為啥是我得癌症。 做這件事對我並無任何意義,但是對周圍的人可能會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我在癌症里整整掙扎了一年,人間極刑般的苦痛,身心已經被摧殘到無可摧殘的地步,我不想看到這件事在任何一個人身上發生。 但凡是人,我都要幫他們去避免,哪怕是我最為憎恨討厭的人。
之所以去思考這個問題並且盡量寫下來,是因為無論從什麼角度分析,我都不應該是患上癌症的那個人。
痛定思痛,我開始反思自己究竟哪點做得不好,以致上天給我開了個如此大的玩笑,設了個如此嚴峻的考驗。
1、飲食習慣
瞎吃八吃
我是個從來不會在餐桌上拒絕嘗鮮的人。 基於很多客觀原因,比方老爹是廚子之類的優越條件,我吃過很多不該吃的東西。 不完全統計,孔雀、海鷗、鯨魚、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馴鹿、麂子、錦雉、野豬、五步蛇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除了鯨魚是在日本的時候從超市自己買的,其他都是順水推舟式的被請客。 然而,我必須深刻反省,這些東西都不該吃。 尤其是看了《和諧拯救危機》之後,吃它們、剝奪它們的生命讓我覺得罪孽深重。
破壞世間的和諧、暴虐地去吃生靈、傷害自然、毀滅生命這類的話就不說了,最最主要的是,說實話,這些所謂天物珍饈,味道確實非常一般。 比如海鷗肉,經過高壓鍋四個小時的煮燉仍然硬得像石頭,咬上去就像啃森林裡的千年老藤,肉纖維好粗好幹好硬,好不容易啃下去一口,塞在牙縫裡搞了兩天才搞出來。
我們要相信我們聰明的祖先,幾千年的智慧沉澱,他們篩選了那麼長那麼長的時間,遠遠長過我們壽命時間的無數倍,才最終鎖定了我們現在的食材,並在遠古對它們進行馴養。 如果孔雀比雞好吃,那麼現在雞就是孔雀,孔雀就是雞。
暴飲暴食
我是個率性隨意的人,做事講究一劍在手,快意恩仇,吃東西講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我的食量聞名中外。 在歐洲的時候導師動不動就請我去吃飯,原因是老太太沒有胃口,看我吃飯吃得風卷殘雲很是過癮,有我陪餐講笑話,她就有食慾。 在復旦讀書時,導師有六個一起做課題的研究生,我是唯一的女生。 但是聚餐的時候,五個男生沒有比我吃得多的。
年輕的傻事就不說了,即便工作以後,仍然忍著腰痛(其實已經是晚期骨轉移了)去參加院裡組織的陽澄湖之旅,一天吃掉七隻螃蟹。 我最喜歡玩的手機遊戲是貪吃蛇,雖然功夫很差。 認真反思,不管你再怎麼靈巧機敏,貪吃的後果總是自食其果。
玩來玩去,我竟然是那條吃到自己的貪吃蛇。
嗜葷如命
得病之前,每逢吃飯,若是桌上無葷,我便會興味索然,那頓飯即便吃了很多,也感覺沒吃飯一樣。 我媽認為這種飲食嗜好,或者說飲食習慣,或者說遺傳,都是怪我爹。 我爹三十出頭的年紀就是國家特一級廚師,20 世紀90 年代的時候,職稱比現在難混,所以他在當地烹飪界有點名頭。 我初中的時候,貌似當地三分之一的廚子是他的徒子徒孫,而認識他的人都知道我是他的掌上明珠。 可想而知,只要我去飯店,就會被叫我「師妹」「師叔」的廚子帶到廚房,可著勁兒地塞。 那時候沒有健康飲食一說,而且北方小城物質匱乏,蔿食稀缺。 而我吃的都是葷菜。
我很喜歡吃海鮮。 話說十二年前第一次去光頭家,他家在舟山小島上。 一進家門,我首先被滿桌的海鮮吸引,連他們家人的問題都言簡意賅地打發掉,急吼吼開始進入餐桌戰鬥,瞬間我的面前堆起來一堆螃蟹貝殼山。 公公婆婆微笑著面面相覷。
我的驚人戰鬥力超過了大家的預算,導致婆婆在廚房洗碗的時候,差公公再去小菜場採購。 十幾年之後每次提到媳婦的第一次登門,婆家人都會笑得直不起腰,問我怎麼不顧及大家對我的第一印象。 我的言論是:我當然要本我示人,如果覺得我吃相不好就不讓我當兒媳婦的公婆不要也罷,那麼蹭一頓海鮮是一頓,吃到肚子里就是王道。印度犀利士 印度犀利士5mg哪里买 印度犀利士ptt 印度犀利士哪里买
我是魯西南的土孩子,不是海邊出生、海裡長大的弄潮兒。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光頭每日吃生蝦生螃蟹沒事,而我長期吃就會有這樣那樣的身體變化,嫁到海島不等於我就有了漁民的體質。
在我得了病之後,光頭一個星期不到,考研突擊一樣看完了很多不知道哪裡搞來的健康食療書,比方坎貝爾的《救命飲食: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王藥的《治癒癌症救命療法》等等。 引經據典,開始相信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極強的促癌效果,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如肥胖、冠心病、腫瘤、骨質疏鬆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於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結論是應該多吃糧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雞、鴨、魚、肉、蛋、奶等。 可憐躺在床上只能張嘴等待餵食的我,從化療那天開始就從老虎變成了兔子。
2
睡眠習慣
現在這個社會上,太多年輕人莫名其妙得了癌症,或者莫名其妙過勞死,而原因往往是所謂的專家或者周圍人分析總結出來的。 當事人得了這種病,苟活世間的時間很短,沒有心思也沒有能力去行長文告誡世間男女,過勞死的更不可能跳起來說明原因再躺回棺材去。 我作為一個復旦的青年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去做我能做的事,讓周圍活著的人更好地活下去,否則,剛讀了個博士學位就有癌症晚期,翹了還不是保家衛國壯烈犧牲的,這樣無異於鴻毛。 寫這些文字,哪怕有一個人受益,我也會覺得,自己還有點價值。
我平時的習慣是晚睡。 其實晚睡在我這個年紀不算什麼大事,也不會晚睡就晚出癌症。 我認識的所有人都晚睡,身體都不錯,但晚睡的確非常不好。 回想十年來,自從沒有了本科宿舍的熄燈管束(其實那個時候我也經常晚睡),我晚上基本上沒有12點之前睡過。 學習、考GT之類現在看來毫無價值的證書、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與此同時,聊天、網聊、BBS 灌水、蹦迪、吃飯、K 歌、打保齡球、一個人發呆(號稱思考)填充了沒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個夜晚。 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平時的早睡也基本上在淩晨1點前。 後來我得了癌症,開始自學中醫,看《黃帝內經》之類。 就此引用一段話:
下午5-7 點酉時,腎經當令
晚上7-9 點戌時,心包經當令
晚上9-11 點亥時,三焦經當令
晚上11-1 點子時,膽經當令
淩晨1-3 點醜時,肝經當令
淩晨3-5 點寅時,肺經當令
早晨5-7 點卯時,大腸經當令
"當令"是當值的意思。 也就是說這些時間,是這些器官起了主要的作用。 從養生的觀點出發,人體不能在這些時候干擾這些器官工作。 休息,可以防止身體分配人體的氣血給無用的勞動,那麼所有的氣血就可以集中精力説明"當令"器官工作了。
長此以往,熬夜或者晚睡對身體是很沒有好處的。 在查出癌症的時候,我的肝有幾個指標偏高,但是我此前沒有任何肝臟問題。 我非常奇怪並且急於搞明白為什麼我的肝功能有點小問題,因為肝功能不好是不能繼續化療的。 不久以後我查到了下面的話:印度犀利士心得 印度犀利士香港 印度犀利士真伪 印度犀利士20mg 印度犀利士副作用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感染科主任竇曉光介紹,熬夜直接危害肝臟。 熬夜時,人體中的血液都供給了腦部,內臟供血就會相應減少,導致肝臟乏氧,長此以往,就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23 時至次日3 時,是肝臟活動能力最強的時段,也是肝臟最佳的排毒時期。 如果肝臟功能得不到休息,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已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並加劇惡化。 而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肝臟受損足以損害全身。 所以,『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的說法並不誇張。 因此,醫生建議人們從23時左右開始上床睡覺,次日1至3時進入深睡眠狀態,好好地養足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