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愛滋病,你都會想到什麼?
無葯可治,性與毒品,慢性"癌症"......
這些標籤讓人"談艾色變",一些喜歡造謠的人也藉此大做文章。
什麼「愛滋針報復社會」「蚊蟲叮咬傳播愛滋病病毒」,鬧得人心惶惶。
(來源:微博
你可能知道,愛滋病病毒(HIV)有3大傳播途徑: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傳播。
但如果問你:與愛滋病患者接吻會不會傳染? 共用一條毛巾會不會傳染HIV? 你是不是依舊心存疑慮?
歸根結底,還是知識沒學透啊!
今天,我們就來擊破關於愛滋病的12個謠言。
開始闢謠前,請先瞭解HIV傳播的3個必備條件:
1.活病毒
注意,病毒必須是活的,才能傳播。 (不是廢話)
HIV只能在人體中存活,離開人體很快就會死亡。 尤其在高溫和乾燥的體外環境,脆弱的HIV很快就會掛掉。
2.數量足
病毒量太少時,我們的免疫系統就能幹掉它們。
尿液、淚液、汗液、唾液中的HIV含量非常少或者沒有,根本不足以引起傳播。 只有在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胸腹水、腦脊液、羊水、乳汁等體液中,病毒的含量才很高,引起傳染的風險也比較大。
3.能進入體內
足量的活病毒,必須進入人體內,才能導致感染。
這意味著,接觸者的皮膚、黏膜(陰道、直腸、口腔等)要有破口,而且前面提到的三大傳播條件也不能少。
瞭解這一點,下面幾個謠言就不攻自破了。
被帶有HIV的針頭刺傷,確實有一定的感染幾率,但絕大多數發生在醫療(輸血或職業暴露)和吸毒(共用注射器)的場景中。
但,這是有前提的!
這兩個場景中,空心針頭裡都有一定量的新鮮血液,可達到傳播條件中"足量活病毒"的條件。
而謠言大都是生活場景,比如自行車座椅,這些針頭上沾到的血液極少,並且在空氣暴露下很快會幹掉,脆弱的病毒也會失去活性。 再加上病毒數量不足,很難成功傳播HI
另外,泳池的水會定期進行氯消毒,能有效殺滅其他
據研究推算,靠蚊子嘴上殘留血液中的極少量病毒,一個健康人要被反覆叮咬1000萬次后, 才有可能感染上HIV[1]。
而且,HIV並不能在蚊子體內複製。
更何況,你以為蚊子會把到嘴的食物吐出來嗎?
總之,真的不用擔心蚊蟲叮咬傳播病
那怎樣才算得了愛滋病呢?
臨床診斷標準是:攜帶愛滋病病毒,並且出現免疫低下引起的機會性感染,或是每微升血液里的CD4細胞少於200個。
從感染愛滋病病毒到終末期,是一個比較漫長的複雜的過程。
根據感染后的臨床表現,HIV感染的全過程可分為急性期、無癥狀期和愛滋病期。 病情發展到愛滋病期,才算是愛滋病患者[
雖然無法治癒,但新診斷的HIV感染者在接受治療后,預期壽命接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