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烏龜以持之以恆的勇氣和毅力贏得了勝利。 但條件是,兔子跑跑停停,中途還睡著了。
2020至2021年,中國以持之以恆的嚴格社交隔離,達到COVID-19的動態清零,為中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視窗。 在這段時間里,疫苗研製成功並廣泛接種了,病毒藥品也研發成功並批准上市了。
然而,變異株Omicron BA.2.卻不一樣了。 它的傳播不再停留。 一旦被感染,頭三天就會產生大量的病毒並開始快速在人群中傳播。 不僅如此,絕大部分傳播者是無癥狀感染者。 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以較快速度將病毒傳給他人。 更糟糕的是,當對他們進行核酸檢測時,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可能已經轉陰了,從而無法追溯源頭,也就無法追蹤他們到底傳給了誰。 於是,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可能總是只能找到部分的感染者。 這給動態清零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可以斷言的是,面對Omicron BA.2.,目前嚴格的動態清零方法只會減緩傳播速度,但己經阻止不了傳播。 並且,大規模人群聚集的測試,可能造成新的傳播途徑,並造成交叉感染。 同時,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和無癥狀或者輕癥狀感染者,也會造成新一輪的交叉和重複感染。 還可能產生不同病毒突變株的共同感染,引起新的突變病毒株。 而大規模的封城、封區,會帶來越來越多的次生災害,延誤其他急症和重症患者的診治,造成無辜生命的喪失。 而且,經濟損失和停頓,會引起潛在的社會不安,甚至動蕩。
1. 允許並承認一部分人自我採樣檢測的結果,允許無癥狀和輕症患者的居家隔離。 這將會有效地減少交叉、重複感染,並避免不必要的心理、生理和生活的恐慌。 更重要的是,集中醫院資源用於重症患者的醫治,才能有效緩解醫療資源的擠兌。
2. 儘快對高危人群接種疫苗加強針。 啟動由WHO批准的mRNA疫苗,用於醫務人員和老年人加強針的自願接種。
3. 任何時候,保持急診室開放,維持重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診治,減少次生災害。
世界上不是只有COVID-19一個病。 當我們盡力去減少COVID-19的病逝的同時,別忘了中國平均每天都有近3萬人死於其他疾病。 我們接受不了每天有上千人死於新冠,但是卻能接受每天3萬人死於其他疾病?!
龜兔賽跑,這次兔子越跑越快了。 慶幸的是,對於接種了有效疫苗的人,尤其是接種了COVID-19加強針的人,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COVID-19 Omicron的致病性和病死率已經比原始株降低了很多,並與一年一度流感的病死率越來越相似。 上海90%以上的無癥狀感染,以及紐西蘭、新加坡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三的、比嚴重流感還低的Covid-19 Omicron病死率就是一個佐證。
mhetapeerb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