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與之經常一同出現的詞彙便是"死亡",很多人談及癌症,都表示出了恐懼、害怕的心理,可偏偏怕什麼來什麼,這幾年癌症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
很多人不解,隨著醫療水準的發展,我國的癌症發病率應該會不斷下降才是,為何會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呢?說到這個原因,我們就不得不說到中國人這幾個壞習慣。在全球範圍內,癌症都是人們難以對付的"敵人"。 尤其是我國,癌症發展現狀十分嚴峻,不管是在發病率還是死亡率方面,都穩坐"大佬"的位置。2020年全球癌症的新增患者有在1810萬,我國佔457萬例;在960萬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國佔229.6萬例。 換句話說,在全球100個癌症患者中,就有21個癌症患者來自我國。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我國之所以癌症越來越高發,和大家的一些生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此外,我國飲食主要以「共餐制」為主,這大大提升了幽門螺桿菌的發病風險,而它又是導致胃癌等癌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主要通過口口傳播、糞口傳播,所以如果不分餐,衛生做的不到位,飯前便后不洗手,就很容易感染。 還有一些老舊社區,會採用生活水塔、水箱儲水后進行二次供水,很容易滋生細菌,如果飲用這種水,也會加大癌症的發病風險。
還有就是我國素來提倡「節約是美德」,但有的人卻節約過了頭,尤其是老一輩子的,食物發生發黴變質了,也不捨得扔,而是切掉壞的繼續吃,可發黴的食物當中含黃曲黴素,屬於一級致癌物,食用后可大大提升肝癌等癌症的發病風險。可見,我國為何高發癌症,也是有原因的,所以想要防患癌症,就要從避免這些危險因素開始。我們都知道對於絕大多數癌症都是可以預防的,在我國肺癌、結直腸癌、胃癌是排名前三高發的癌症,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我國的高發癌之一,而想要預防它,首要任務就是要戒煙,因為抽煙時,它當中的焦油、尼古丁等致癌物,在進入人體后,會附著在大支氣管與小支氣管,長期刺激下便可提升肺癌的患病風險;另外,也要警惕油煙,油煙當中的有害物質也不少,達200多種,吸入后可直接刺激呼吸系統,損傷肺部,誘發肺癌;還有就是平時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規律作息,盡量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態,適當鍛煉,提升免疫力,預防肺癌的發生。這類癌症與飲食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想要防它,就要在這上面多下功夫,注意控制蛋白與脂肪的攝入,提升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因為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素的飲食結構可導致大便中的去氧膽酸、石膽酸、膽固醇等代謝產物明顯增高,進而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另外,平時多鍛煉,不要一直坐著,不然腸道蠕動的速度會變慢,導致有害物質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變長,刺激腸粘膜,誘發癌變;最好是定期體檢,尤其是有家族史、年齡40歲以上、 有大便習慣改變(慢性腹瀉和便秘)等情況的高危人群,至少每隔5年做一次電子結腸鏡篩查腸癌。另外就是均衡膳食,多吃蔬果少吃肉,蔬果當中豐富的維生素A、C、E、植化素等元素,可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也有助於降低胃癌的患病風險。總結:很多時候癌症的發生,都是我們給它「創造」機會的,所以想要離癌症遠遠的,還得從我們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定期體檢,有問題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