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過後漸入深冬,此時養生的關鍵在於防,讓身體做好充分準備,才能適應後續的嚴寒。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彙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 天氣變冷,北風吹,容易影響心腦血管,造成血壓波動等。天氣陰冷晦暗,人們的心情會受其影響,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 除了多曬太陽,建議多吃些菠菜、香蕉等能令人愉悅的食材。起居上也要早睡晚起,順應時令,在家可以看花聽曲,消愁解悶。 心神寧靜,情志暢達,才能養好神氣。保暖也不要太過,如果暖氣溫度過高,人們穿得過於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容易生"內火",出現口腔潰瘍、大便乾燥、口幹口苦、眼屎增多等癥狀。而且寒冷天,很多人喜歡吃火鍋等辛辣食物,這些都是產生內火的原因。建議大家可以多吃些蘿蔔和梨,不過要注意:生吃蘿蔔熟吃梨。 這樣才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順氣化痰、開胃健脾,對腹脹積食、咳嗽、痰多等癥狀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除了防,冬季進補也不可少,推薦一黑一白兩道補養食譜:黑豆植物蛋白質含量高,與羊肉的動物蛋白一起能提供人體所需的氨基酸,進補強身的效果明顯。做法:用瘦羊肉1000克、黑豆100克、當歸10克、桂圓10克,清燉即可。胡椒香辣辛溫,溫中散寒;生薑溫中和胃;豬肚也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做法:取豬肚1隻,胡椒30~40粒,生薑3片,排骨150克,腐竹30克;將豬肚洗净後焯水,胡椒打碎,將上述材料放入適量沸水的鍋內,文火煲1.5小時至豬肚酥軟,加鹽調味即可。
中醫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胥大夫說中醫》推出后,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
您有什麼關於中醫的小疑問,也可以發給編輯部,我們將全力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