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更強的公信力、更規範的治理結構、更高的公眾關注度,登陸資本市場,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一次重大的轉折。 不僅可以夯實產業地位、增強上下游話語權,對於品牌的建設與提升也有極大的正向拉動作用。這並非虛言,資本的洞察力向來銳利且具有先見性,能得到資本認可的公司一般差不了,而外界也往往會給予先入為主的好感。同樣的道理,亮相資本市場也將直接助攻明月鏡片的品牌力建設,但這還在其次,更大、更實際的好處在於擴大資本實力、破除發展瓶頸。當人類進入工業文明后,不管是擴大再生產,還是新技術的研發,起點都是資本的投放,這是社會化大生產的普適規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過去幾百年,時代主導權的變遷背後也都閃爍著資本的魅影。17世紀,股票在荷蘭率先萌芽,這才有了後來的"海上馬車夫"。18世紀,全球資本湧入英國,"日不落帝國"拔地而起。1792年,梧桐樹下的一場聚會拉開了華爾街的序曲,隨後美國在資本的助力下興建了鐵路和運河,結束了內戰,工業全面騰飛。
於企業而言,如果僅依靠自我造血進行內生性增長,增速難免有限,甚至可能開倒車,而一旦有了外部資本的助力,滾動速度往往會得到指數級的提升。早年其在日韓企業的打壓下一度連生存都成問題,上市后,先後在資本市場拿了上千億的資金。 正是有了這些錢,京東方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持續進行產線的反覆運算升級,最終硬生生把領先幾個世代的三星、LG等韓企逼退,登頂世界龍頭,現在全球每四塊顯示幕就有一塊出自京東方之手。明月鏡片也一樣,此次IPO,資本實力的增強使得公司整體實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抬升。總共募集資金5.68億元,毫無保留,全部用於專案建設,生產、研發、品牌均有佈局,其中重點傾向於生產力開拓。新專案投產後,明月鏡片每年將新增1,650萬片的高端樹脂鏡片產能和850萬片的常規樹脂鏡片產能,產業規模在現有基礎上實現跳躍式上升。 如果公司需要,今後還可以繼續從資本市場再融資,擴大產線,升級技術,但這依然不是最重要的。外資鏡片企業之所以能迅速佔領中國市場,離不開資本運作的輔助,通過收購中國企業擴大盈利來源,然後再用新增的盈利繼續對外收購,由此形成一個自洽性的擴張機制和閉環。反過來看,國內鏡片行業之所以長期困在低端製造的陷阱,本質上也是國內缺乏足夠的資本進行資源整合。而現在,情況已截然不同,內地資本市場愈發國際化、市場化,融資手段豐富便捷,給想幹事、並且能成事的企業家提供了充分的支援。2009年上市之初,愛爾眼科旗下只有20家醫院,而截止到2020年底,這一數字已經增長到645家,醫療機構遍佈全球。通過併購基金和資本運作不斷對外擴張,在上市后的十一年時間里,愛爾眼科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了約19倍和18倍,長時間保持高速增長,爆發力和耐力都有了。愛爾眼科的成長路徑對於也想開拓終端的明月鏡片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同時也給後者的投資人帶來了極大的信心。初上市時,愛爾眼科和如今的明月鏡片差不多,只有幾十億市值,而現在,已經成為一家市值超2,300億的巨頭。鑒往知來,明月鏡片的前途同樣差不了,這是大環境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