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這其中還是有"威懾"意味在裡面的,有點"別以為就你土八路有航母,咱太君也有滴幹活"這麼個意思畢竟今年10月3日,F-35B首次在出雲級上起降成功,雖然是美軍飛行員開的,飛機也不屬於太君,但是好歹出雲級也算是"航母"了。就從日本這個略顯奇怪的舉動來看,也能看出日本那些所謂的"航母",在真正的航母面前戰鬥力幾何,自己的東西自己最清楚。 隨便派一個護衛艦、驅逐艦甚至偵察機去"監視"中方航母編隊都要合適得多,畢竟感測器要實用得多。 出雲級的感測器配置基本上是按照對空警戒指揮用途配置的,對海偵察監視能力實際上是很欠缺的。本子"海軍"正規名字叫"海上自衛隊",自衛隊的定位決定了很多進攻性武器是不應該裝備的,比如航母、潛艇,然而實際上由於日本自己的不甘心、美國的縱容,這些限制很多地方都被突破了。 日本自己也一直心心念念的琢磨著所謂的"國家正常化",妄圖突破戰後世界秩序限制,重新真正武裝自己。遼寧艦與日本的「直升機驅逐艦」同框,恰巧說明的是日本發展軍事實力的窘迫處境。遼寧艦在中國遠遠算不上"戰力巔峰",充其量算是技術驗證和戰術探索的一艘帶有很強實驗性質的航母,連"國產航母"的名頭都捨不得給它,算是"過氣網紅"中都混得不咋地的那種。就這,都需要動用日本海上自衛隊"戰力巔峰"去"示威",給人一種強烈的"跳起來狠狠一巴掌,抽到別人膝蓋"的感覺。這背後反映的恰恰是當前世界軍事力量的現實狀況:軍備競賽已經不是人人都能玩的了。當前軍事技術發展已經把絕大多數國家攔在了門檻以外,即使是"二流軍事強國"也不是隨便誰都能插一腳的,技術壁壘和背後需要的工業實力、技術實力,早已把絕大多數國家關在了門外。 坦率的說,當前世界能夠基本上摸到完整軍事競爭門檻的國家,只有兩個半。一個是美國,世界頭號軍事強國,擁有海陸空與戰略核武器整個完整作戰體系,擁有全球軍事基地與快速部署能力,擁有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即使現在在走下坡路,然而也毋庸置疑佔據了發展先機,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追趕;一個是中國,世界頭號工業強國,工業總產值等於美國、日本、德國之和,在現代化工業戰爭時代擁有最厚的"板凳實力",即使在某些領域還不夠先進甚至有重大缺陷,然而龐大的工業產能不容小覷,可以在幾乎每一個領域發起衝擊;半個是俄羅斯,蘇聯遺骸的主體,世界最大核武庫的擁有者,僅靠蘇聯遺產也能再支撐一段時間,並且近年來已經實現了軍事實力的正增長。其它國家已經基本上失去了真正的全面戰爭能力,至多在有限的領域取得不對稱優勢,全面開展競爭已經是不可能了。 即使是老牌強國英國、法國,也已經無法繼續維持全面軍事競爭能力。這一點在航母遠洋作戰集群、航太、新概念武器研發等等方面表現得尤其明顯,目前能夠自建完整航母遠洋作戰集群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擁有全面航太能力的只有中美,在新概念武器例如高超音速導彈、鐳射武器等方面有所建樹的僅有中美俄。反觀英法以及德國、日本、印度、西班牙這一類國家,能造航母卻造不出艦載機,或者也能發展航太事業卻不得不在某一方面依賴外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