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1918年的這一天,協約國代表和德國政府代表簽署停戰協定,終結自1914年爆發的慘烈戰爭。
 
1916年至1918年一戰期間,約14萬中國勞工遠渡重洋來到歐洲戰場,
 
一戰華工不是軍人,卻"以鏟代槍",為協約國贏得一戰勝利乃至戰後重建做出巨大貢獻,其間近兩萬人獻出生命或下落不明;

tadarise       

面對當時積貧積弱的祖國,一戰華工抱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得益於一戰華工的付出,中國能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1919年的巴黎和會, 
 
以血肉之軀做出巨大貢獻,一戰華工本應被永久銘記,卻曾被長久輕視甚至遺忘。值此11月11日一戰停戰紀念日到來之際,一戰華工史專家、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位於比利時布魯日)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馮浩烈(Philip Vanhaelemeersch)細述一戰華工貢獻乃至為中歐交流合作留下的寶貴財富。
資料圖:"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一戰華工史料圖片展"。趙曉攝
 

文| 德永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社」(ID:CNS1952),原文首發於2021年11月10日,原標題為《東 》,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
 
馮浩烈:其實在法國、比利時等地的一戰遺址,很多地方都有一小塊"中國角"(Chinese Corner),散落著一戰華工的墓碑,上刻名字、籍貫和個人編號,如果不懂中文,就無從瞭解這些資訊,導致缺失深入研究詳實史料。
 
另一個原因是觀念上的誤區。一戰華工不是軍人,雖然也在戰地,但不在前線直接參戰,屬於戰地後勤人員,很多研究一戰軍事史的專家覺得他們不太重要,沒有把一戰華工納入研究視野。超級犀利士    

超級犀利士哪裡買 

 
特別是有人把一戰華工視為苦力,覺得他們面孔模糊,只是一個籠統形象,如同在港口碼頭扛包的工人,雖然一些華工也做類似的工作,但很多一戰華工是技術工人,來歐洲之前就掌握了技能,在歐洲戰場能修機器和坦克,更不要說那些有文化、懂外語的隨團翻譯。一戰華工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思想,把他們視為苦力是非常片面和不準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hetapeerb4 的頭像
    mhetapeerb4

    mhetapeerb4的部落格FS

    mhetapeerb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